什么是蜈蚣无土养殖。
蜈蚣在动物分类学中属节肢动物门、唇足纲、整形目、蜈蚣科。世界上个体最大的蜈蚣种类属于蜈蚣科的蜈蚣属。该属产于南美洲热带区的巨型蜈蚣体长达27厘米。在我国湖北省的宜昌市曾发现过1条很大的蜈蚣,体长达24厘米,是一条多棘蜈蚣,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条药用蜈蚣。
蜈蚣属动物在全世界共有65种和13个亚种,分布在全球热带区,尤以东南亚地区的种类最多。从我国的自然分布来看,蜈蚣属的种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、华中地区和川滇区的南部,而华中区的北部只发现少棘蜈蚣分布。影响蜈蚣属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候、地形、植被和土层等,而纬度是蜈蚣属动物分布的明显区划线。在华北地区的南部,就从未发现过野生蜈蚣的报道,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山区,可见少量的少棘蜈蚣。
历代本草记载的药用蜈蚣,根据它们的地道产地考察后,可以确定这味传统蜈蚣药是由少棘蜈蚣炮制而成的。随着各地药用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,当前有几种大型蜈蚣已加工成为当地的动物药,如今多棘蜈蚣已成为广西名贵中药商品。
现在的药用蜈蚣成品,有若干种大型蜈蚣加工而成。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少棘蜈蚣、模棘蜈蚣、多棘蜈蚣、哈氏蜈蚣、马氏蜈蚣。蜈蚣作为传统中药材主要有两大产区,一是浙江省的舟山地区,另一是湖北省沿长江各县市。前者20世纪50年代初统计,年捕获量在300万~400万条,后者20世纪70年代调查,年产近2000万条,中原地区20世纪50~60年代每年也有一定的野生蜈蚣收购。
但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以后,随着人口增多、农业耕作技术的革新,农药、化肥的广泛应用,平原地区的野生蜈蚣已经不存在了,山区生存的野生蜈蚣也由于大量捕捉而日渐减少,单靠捕捉野生蜈蚣供给药材市场已经供不应求,但是蜈蚣的需求量却是成倍增长,药用蜈蚣就成了市场上的紧缺药材之一。
相关阅读
目前市场上大闸蟹价格多少钱一斤
秋风吹螃蟹肥,金秋十月除了满树的桂花飘香,肥美的螃蟹也迎来了大上市。那目前市场上大闸蟹价格多少钱一斤?未来养殖前景如何?
一、目前市场上大闸蟹价格多少钱一斤?
不同市场、规格的大闸蟹价格是不一样的。例如:
1.昆明
市场上主打的2~3.5两母蟹,零售价在100~190元/公斤,单只售价15~55元,相比国庆假期间每公斤售价降了10~40元。
2.太湖大闸蟹、红膏大闸蟹和固城湖大闸蟹,均为2~3.5两母蟹,单只售价在15~30元。
另外,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螃蟹,消费者要注意按照以下的方法辨别:
1.是青壳,即蟹背为青色,表面光滑且有油性;
2.是白肚,肚皮颜色为白色,看起来十分干净;
3.是金爪,蟹的爪子呈金黄色,受阳澄湖独特环境影响而成;
4.是黄毛,即蟹腿上的毛呈黄色。
二、大闸蟹未来养殖前景如何?
1.产业规模:我国的螃蟹于九十年代初就形成产业规模,之后以年均约3万吨的增幅迅猛发展,2006年达到了4.5万吨,已经成为我国享誉世界、独具特色的水产新兴产业。
2.市场需求: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,老百姓的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大闸蟹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的餐桌。
3.养殖成本:包括蟹苗、饲料、场地、药物和水电等,亩成本在2700左右。
4.养殖利润:一亩螃蟹的总产值大约在8600元。除去螃蟹养殖成本,那么一亩螃蟹的纯利润在5900元左右。
现在正是大闸蟹大量上市的时候,此时的大闸蟹肥美、价格不高,喜欢吃的朋友可以去各大农贸市场、超市进行购买食用。
市场上的银龙鱼价格多少钱一条
银龙鱼一般指双须骨舌鱼,也称银龙、银大刀鱼、银带,是一种外形优美的观赏鱼种。那现在的银龙鱼价格多少钱一条?怎么养?
一、银龙鱼的相关介绍
1.形态
双须骨舌鱼体呈带状。口裂明显下斜,下颌盖住上颌,下颌具有类似育儿袋之构造可用于口孵仔鱼。颌须一对。眼睛大而灵活。鳞片大型,鳞片外缘呈粉橘色并随成长而逐渐淡化。臀鳍从肛门后方延续至尾柄,背鳍长度比臀鳍稍短。最大可长至120厘米。
2.分布
银龙鱼生活在热带的江河湖泊中,喜静,平常在水草丛生环境中游弋,其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及其支流。
3.食物
龙鱼属肉食性鱼类,除了小鱼外,也吃很多其他的东西。如幼鱼食虾子、水蚤、摇蚊等甲壳类与水生昆虫。
二、现在的银龙鱼价格多少钱一条?
不同规格、品相的银龙鱼价格是不一样的。
1.广东广州
产自印尼的白色纯血种,红眼白子银龙鱼价格为680元/条;
2.江苏苏州市
银龙观赏鱼2800元/条;
3.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
体长18-22cm,体重0.1公斤/尾,银龙批发价格为45元/尾。
三、现在的银龙鱼怎么养?
1.水温
银龙鱼对水温要求较高,建议常年温度控制在23摄氏度置28摄氏度之间,ph值控制在6到8之间,防止酸性过多。另外,四季的变化,会引起温度有所不同,要记得调节鱼缸的温度。
2.光照
银龙鱼的光照控制在每天8小时左右,缺少光照,银龙的脊背会变得暗淡无光。银龙鱼全身呈现银色,不存在诱色,使用三基色白管就可以了。有条件的话,尽量让银龙鱼能够吸收自然光线。仅仅用灯光的话,银龙鱼的后背可能会发黑。
3.换水
每周需要两次左右的换水,每次换水百分之三十左右。此外还需勤擦洗鱼缸,保持鱼缸干净无垢,同时及时清理食物残渣,避免对水质污染,滋生细菌,造成银龙鱼生病。
4.喂食
除了专门的龙鱼饲料外,还可以给它们喂食鱼、虾等增加营养。
5.混养
银龙鱼体型大、比较凶猛,不建议与其他鱼类混合饲养。
龙鱼的体型比较大、生长速度快,所以在准备鱼缸时最好选择大一些的。
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
《神农本草经》是最早的中国药典,共包括365味动、植物中药。蜈蚣药是其中之一。可见蜈蚣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。后来南梁时代的陶弘景对《神农本草》作过整理和增加,并把药用蜈蚣的产地和性状作了较精确的记载:蜈蚣生大吴JiI谷及江南,头足赤者良。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、高丽山、茅山,于腐烂积草处。
前面已说过,大吴产地是蜈蚣名称的由来,这里不再重述。陶弘景说的大吴可能是指宋、齐、梁三个南朝相继沿袭的吴郡行政区划。所谓江南可能指的是长江口南岸的广大地区。
李时珍曾经赞赏《蜀本草》是一部精辟的著作,并在他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价值的话:蜀图日:(蜈蚣)生山南川谷及山襄、邓、随、唐等州土石问。
上述的山南系沿袭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区,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内长江以北、汉水以西,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以南,河南省境内的北岭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内的剑阁以南,其中的襄、邓、唐、随等州,迄今仍是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。尤其是湖北省的丘陵山地,确实杂有土壤和风化碎石造成适宜于蜈蚣栖息地区;今日的随州市是全国蜈蚣药的主要产地,年产量400万条,产量居全国首位。
赤足蜈蚣的产地京口,或指丹徒(今日镇江),或指京江(今日之长江下游)的人海口。这两个可能性的解说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矛盾。茅山至今尚未更名,也是当时陶氏隐居的地方,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对蜈蚣的赤足性状和栖息环境做过调查。虽然京口诸山的蜈蚣是否赤足,尚未予以调查证实。但是,有人在浙江岱山采集的少棘蜈蚣,赤足的约占95%以上,而湖北省许多地方的同一种类,黄足的却较多。因为产地不同,确有赤足、黄足不同比例的差别。
陶弘景在《本草集著》序言中提到当时药店里把黄足蜈蚣做成赤足蜈蚣的伪品。这位亲自采药的陶弘景,在他的《名医别录》里指出,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,人以水炙令赤当之,非真也。
以黄足的蜈蚣假冒赤足的伪造方法,或是以朱砂涂赤,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赤色。
赤足与黄足的差别似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。我们不妨从药用蜈蚣的生物学和蜈蚣的药物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。在动物学上说,赤足蜈蚣与黄足蜈蚣只是不同种群之间的一般差别。
有关药用蜈蚣采集与经营管理的记述:
在前面介绍药用蜈蚣历史产地的有关古籍中,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记述。在采集月份上当然是指农历,即公历的八九月份。还没有提到其他采集时间和初步加工方法。
在浙江省的明、清两代编纂的地方志《岱山镇志》里曾经有如下的记载:春夏之交,乡村獐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,卖与收客,用火焙干,装往甬江转卖与药行内。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。
这段历史资料表明,药用蜈蚣的采捕季节与前者不同。现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,其中也大致说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产量。
在浙江省《岱山县志》里,另有蜈蚣栖息地人工经营管理的可贵资料,现摘录如下:案《昌国典永》云: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,供药肆之采用,则此物由来已久;但今未闻有种者耳。
这里所说的磨心岭,是指岱山镇内的有名山头。当地人种蜈蚣以为田的意思,是说他们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,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,对这块地内的蜈蚣种群给予保护,使之繁殖,或者以改善生态条件、给予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,待到应时季节采收,卖给药商获取报酬,以为生计。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的养殖。
蜈蚣的药用价值
蜈蚣的药用价值首载于神农本草经,在此之后的古籍书中对蜈蚣的记载也非常多见。周代编著的尔雅书中称蜈蚣为蒺藜、郎蛆,其后在春秋末叶的府子、西汉淮南王刘安署名的淮南子、北魏张楫撰写的雅广及其他著作中,对蜈蚣尚有甘带、天龙、吴公等同物异名的称谓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蒺藜、天龙。
蜈蚣是名贵中药材,味辛、温、有毒。主治鬼疰蛊毒、啖诸蛇、虫、鱼毒,杀鬼物老精温疟,去三虫。疗心腹寒热积聚,堕胎、去恶血。治小儿惊瘸风搐、脐风口噤、丹毒秃疮瘰疬,便毒痔瘘,蛇瘕、蛇瘴、蛇伤。名医别录中记载,蜈蚣生太吴川谷及江南,头足赤者良。
现代医学检测证明,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,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;此外,还含有酪氨酸、亮氨酸、蚁酸、脂肪油、胆甾醇等。对戊四氮、纯烟碱和硝酸士的宁碱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,并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和杀灭的能力。
现代医药临床上蜈蚣用来治疗中风、惊痫、破伤风、百日咳、瘰疬、结核、症积瘤块、疮疡肿毒、风癣、白秃、痔瘘、烫伤等。还用于治疗肩、腰、臀、腿疼等顽症的配伍。临床证明蜈蚣对治疗癌症也有一定效果。
验方介绍,将蜈蚣用香油浸泡,有烧伤、烫伤等症时涂于创面上,轻者1~2次即愈;蜈蚣与甘草共研粉末内服,治疗百日咳效果良好。
蜈蚣治疗各种顽症的验方还有:
验方一:(治中风抽搐和破伤风后受风抽搐)生箭芪30克、当归20克、羌活10克、全蝎10克、全蜈蚣大者2条,煎汤服(医学衷中参西录》逐风汤)。
验方二:(治口眼斜、口内麻木)方剂之一,蜈蚣3条(1条蜜炙、1条酒浸、1条纸裹煨并去头足),天南星1个切成4片(1片蜜炙、1片酒浸、1片纸裹煨、1片生用),半夏、自芷各25克,通为末,加入麝香少许。每次服5克,热酒调下,每日1服(世医通变要法);方剂之二,蜈蚣3条研末,再以防风、僵虫各15克煎汤,分2次服,一般四五天即可见效。
验方三:(治中风口眼蜗斜)蜈蚣1条,焙干研末,猪胆汁调敷患处(吉林中草药)。
验方四:(治惊(www.ncZfJ.com/))蜈蚣、全蝎各等份,研细末,每次1.5~2.5克,日服2次(吉林中草药)。
验方五:(治小儿急惊)蜈蚣1条去足,炙为末,丹沙、轻粉等份,研均匀,乳汁和丸,绿豆大小,小儿每岁1丸,乳汁送服。或配麝香共研末吹鼻,治小儿天吊惊风(圣惠方万金散)。
验方六:(治破伤风)蜈蚣头、乌头尖、附子底、蝎梢各等份,研细末。每次1匙或半匙,热酒调下。如牙关紧闭,用此药,斡开灌之(儒门事亲》蜈蚣散)。
验方七:(治破伤风邪在表、寒热拘急,口噤咬牙)蜈蚣2条,江鳔15克,南星、防风各12.5克,共研细末。每用10克,黄酒调服,1日2次(《医宗金鉴蜈蚣星风散)。
验方八:(治瘰疬溃疮)茶叶、蜈蚣,二味炙至香熟,捣筛为末,先以甘草汤洗净,敷之(《神枕方》)。
另外,蜈蚣还可炮制蜈蚣酒、蜈蚣油,制成蜈蚣散等药剂,在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蜈蚣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疾方面用途愈来愈广,价值愈来愈大,需求量随之迅速增加。不仅国内需要,还有大批商品蜈蚣出口。因此,蜈蚣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。
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的状况
蜈蚣与全蝎、蛇、蟾蜍、蜘蛛被俗称为中华五毒,是我国传统的五味有毒的中药材。在《本草纲目》等古今医药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、镇痛、克癌、治痛的重要药物。每年各大医药公司都大量收购蜈蚣干品,以满足人们的医疗需要。随着需要量的增加,药用蜈蚣的采集、养殖与加工有了相应的发展。
蜈蚣作为传统中药,浙江舟山地区的岱山及嘉兴地区各县均是它的主要产地。在20世纪50年代初,年产在三四百万条上下。湖北沿长江各县的产地分部,但产量较多。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,年产近2000万条左右,但其质量不及浙江。
以中药传统来说,浙江药用蜈蚣是地道的中药产品。据地方志记载,明朝浙江岱山有药用蜈蚣商品输出,由宁波集中运销全国各地。20世纪60年代初,由于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,农业耕地生态条件的剧变,致使嘉兴地区药用蜈蚣产量锐减,近乎消失,浙江的药用蜈蚣产量下降了一半。
由于药用蜈蚣资源减少,而药材消费数量却倍增,药用蜈蚣就成为市场上紧缺的药材之一。为此,湖北省有关单位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着手人工养殖蜈蚣的研究。浙江省从1976年开始由省医药公司、岱山县医药公司、杭州大学生物系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协作组,对药用蜈蚣资源的增殖进行了研究。1980年,这个协作组进行了成果鉴定,在总结3年工作的成绩的基础上,肯定了对药用蜈蚣的形态分类、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的初步了解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可利用的土地(包括蜈蚣的栖息地)日趋变成农田、鱼塘、公路或居民点。这样,药用蜈蚣的栖息地及其产量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。但只要重视保护自然资源,注意充分利用剩余的边缘地带,加强管理,开展人工养殖,仍可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蜈蚣自然资源的目的。
蜈蚣是怎么繁殖的
蜈蚣本身可以入药,有不少人开始人工饲养蜈蚣,那么蜈蚣是怎么繁殖的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蜈蚣是怎么繁殖的?
。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,性成熟以后,一般在3-5月份和7-8月份的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,40天开始产卵,雌蜈蚣把受精卵产生在自己的背上,以便及时孵化。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-3小时,每次产卵30-60粒。卵表面富有粘液,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。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,直到孵化出幼蜈蚣,然后长大至成虫。
二、蜈蚣的作用
1.消灭病菌
消灭病菌是中药蜈蚣的重要功效之一,把中药蜈蚣提纯加工以后,得到的药液,对人体的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明显消灭作用,另外,科学家在对无功进行科学实验时,还发现它含有的药用成分,对人体内的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,都有明显消灭作用。
2.提高人体免疫功能
中药蜈蚣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生活中那些免疫功能低下,经常出现一些复发性疾病的人群,适量服用一些蜈蚣,就能让身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,而且身体里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也会增加很多,它能让那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快速康复。
3.活血化瘀消肿止痛
中药蜈蚣平时还可以泡酒,外用,用它泡出的药酒能活血化瘀,也能消肿止痛,在人们出现跌打损伤引发肿痛时,可以直接把泡好的蜈蚣药酒涂抹在伤处,就能让肿痛或淤血的症状很快消失,另外人们出现毒疮或者无名肿毒时,也可以用中药蜈蚣来治疗,治疗效果特别出色。
4.祛风除湿通络止痛
中药蜈蚣还能祛风除湿,也能通络止痛,他对人类因经络不通引起的四肢麻木,和关节疼痛,以及风湿性关节炎都有出色治疗作用,在治疗时可以单独服用中药蜈蚣,也可以把它与中药防风和足火以及威灵仙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。
蜈蚣在生活中很常见,但是有一定的毒性,如果平时遇到蜈蚣,一定要小心。
更新于:19天前